见《圣济总录》。即白头翁茎叶,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即猫须草,详该条。
证名。指病邪侵入太阳而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又:“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
书名。又名《杂病证治类方》、《类与》、《王损庵先生类方》。明·王肯堂辑。8卷。本书是《证治准绳》中的一种。书中选集内科杂病、五官科等病证的方剂,予以分类汇编而成。分为卒中暴厥、中风、中寒等30大类,共
丛书名。清·王泰林编撰。刊于1897年。包括《退思集类方歌诀》、《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增订医方歌诀》、《医方歌括》、《薛氏湿热论歌诀》、《西溪书屋夜话录》。前四种共载方五百余首,以歌诀形式介绍《伤寒
见《安徽中草药》。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备要》。即茯神木,详该条。
【介绍】:见许叔微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熄风法之一。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热性病后期耗伤阴血,出现唇焦舌燥、筋脉拘急、手足蠕动,或头目眩晕、脉细数等症,用生地、白芍、天冬、鸡子黄、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