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病邪壅阻肺气所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症见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盛,咯痰稠黄或带血,或暴发失音等。《景岳全书》卷一:“肺实者,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热性药一般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降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即隔饼灸,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复溜,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梨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摘粹条。
病名。《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即经闭,详该条。
骨名。即髌骨。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舌之尖端。《辨舌指南》第一编第一章:“舌尖,内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