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缺乳

缺乳

病名。见《济阴纲目》卷十三。多因产后气血亏虚、乳汁化源不足,或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乳汁壅滞不行所致。气血亏虚者乳房无胀痛感,唇色淡白,面白,食少体倦。宜补气养血,佐以通乳。方用《傅青主女科通乳丹(党参黄芪当归桔梗通草麦门冬猪蹄)。肝郁气滞者乳房胀满而痛,甚则身热,胸闷不舒,宜疏肝解郁通乳,用《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汤(当归、川芎、山甲珠、王不留行白芍、桔梗、甘草、通草、漏芦青皮柴胡)。

猜你喜欢

  • 钚铫

    【介绍】:见环跳条。

  • 胞门

    ①亦作子门,即子宫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胞门寒伤,经络凝坚。”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气穴,见该条。②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水道穴。见胞门、子户条。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见医药丛书条。

  • 经前荨麻疹

    病名。即经行风疹块。详该条。

  • 本草节要

    药物学著作。南宋·张松撰约成书于1208~1224年间。此书早佚,仅存佚文60余条。据《宝庆本草折衷》载述此书梗概称:此书择取本草常用药,抄节性味、主治之要,合经注之文,统以成段。虽立言简要而亦有所补

  • 少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 口上梅疮

    病名。指杨梅疮毒内侵入血,上攻于口所致。症见环唇满口,疮毒绕生,疮水淋漓,作痛作痒。参见杨梅疮条。

  • 妇科心法要诀

    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44~49)。清·吴谦等编。卷44调经及经闭诸证;卷45崩漏、带下、癥瘕、积、痞、痃、癖、疝等病及嗣育;卷46胎前诸症;卷47~48生育及产后;卷49乳症、前阴及妇科杂症。

  • 足太阳

    十二经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太阳膀胱经,见该条。

  • 九牛藤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杜仲藤之别名,详杜仲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