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纹色

纹色

指小儿虎口脉纹的颜色。见《四诊抉微》卷三。又名手筋色虎口脉色。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脉纹的颜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纹色红赤,多属火;淡红者为虚寒;纹见深红紫黯,为热极邪郁,或为血瘀内阻;纹色青紫,多见于肝热生风,或伤食痰阻,亦主惊,主痛,主抽搐,多实证;指纹色淡,多见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虚证。参见小儿指纹条。

猜你喜欢

  • 赵双湖

    【介绍】:见赵术堂条。

  • 石震

    【介绍】:明代医生。字瑞章。江苏武进人。曾跟随名医周慎斋学习,订正《慎柔五书》等医籍。主张治病应当先培固病人的元气,然后攻伐疾病之根,不可以只顾快求功利。

  • 沟子米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冷痧

    痧证之一。《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人当夏月乘凉于深堂广厦之中,消暑于冰雪瓜桃之类,遂致遏郁清阳,阴寒内沍,伤脾败胃,凝结成痧者有之;又或寒凉败脾,食痰内滞,或夜凉失被,触犯外邪;又如暑天行

  • 柴源

    【介绍】: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为翰林医,兼太医局教授。与王继先等同校《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59年),充检阅校勘官。

  • 沈嘉言

    【介绍】:见沈应善条。

  • 云娄农

    【介绍】:见吴其浚条。

  • 吕大章

    【介绍】:见吕夔条。

  • 布针

    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 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