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即刺三甲,详该条。
【介绍】:见陈言条。
病名,指瘰疬由风邪诱发者。《医宗金鉴》卷六十四:“形小多痒者名风疬。”证治参见瘰疬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面颊上的微窝,俗称酒窝或笑靥。
证名。指痰阻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类证治裁·胃脘痛》:“痰积脘痛必呕恶。”《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白木耳,详该条。
见《卫生宝鉴》。即茯神木,详该条。
见《开宝重定本草》。即益智仁,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①又称食劳疳黄、黄胖。详各该条。②为脾积之俗称。《儒门事亲》卷三:“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已,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俗呼为食劳黄也。”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