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红晕边黑舌

猜你喜欢

  • 内庭

    经穴名。代号sT44。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荥(水)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或于二、三趾间的缝纹端取穴。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之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发热,头痛,牙痛,

  • 脑缝

    头部颅骨相互吻合之齿状缝线。脑缝线包括:顶骨与额骨吻合的缝线称冠状缝;顶骨与顶骨吻合的缝线叫顶缝;顶骨与枕骨吻合的缝线叫人字缝;顶骨与颞骨吻合的缝线叫顶颞缝;蝶骨与额骨吻合的缝线称蝶额缝;枕骨与乳突吻

  • 血轮

    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两眦。《银海精微》:“心属火,曰血轮。在眼为二眦。”故眦部的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详眦条。

  • 心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清胰三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生大黄(后下)、白芍药各15克,栀子、木香、槟榔、延胡索、芒硝(冲)各9克,细辛0.9克。水煎服,每日二剂,三至四次分服。功能通理泻实,理气止痛。治合并型胰腺

  • 雌雄漏

    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漏生于肛门外,隔一寸穿一孔,左右相对……若受辛劳则漏孔出脓。”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内服中九丸、金蚣丸。以解毒膏收功。相当于复杂性肛漏。

  • 顿咳

    病名。见《医学正传》。即百日咳。《本草纲目拾遗·鸬鹚》:“顿咳从少腹下,逆上而咳逆,嗽数十声,少住又作,甚或呛甚作呕,牵掣两胁,涕泪皆出,连月不愈……。”并载有鸬鹚涎方(鸬鹚涎、白糖)治疗。详百日咳条

  • 滋阴清化丸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四方。生地黄(酒洗)、熟地黄(酒浸)、天门冬、麦门冬、茯苓、炒山药、枸杞子、白芍药(酒炒)、黄柏(盐酒炒)、知母(盐水炒)、玄参、炒薏苡仁各一两,五味子七钱,生甘草五钱。为细末,炼

  • 四棱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豨莶草之别名,详该条。

  • 张子充

    【介绍】:参见张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