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紫花杜鹃

紫花杜鹃

见《广西本草选编》。又名岭南杜鹃。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的花、叶、嫩枝或根皮。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苦,平。镇咳,祛痰,平喘,消肿。①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跌打肿痛。煎服:15~30克(鲜品60克)。②治口疮,用鲜叶捣敷。叶含荚果蕨醇、荚果蕨甙,槲皮甙,金丝桃甙,槲皮素,东莨菪素,齐墩果酸和挥发油。煎剂和所含的黄酮对小鼠有镇咳、祛痰作用。煎剂及其黄酮成分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兔及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痉挛。煎剂在体外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猜你喜欢

  • 舌尖

    即舌之尖端。《辨舌指南》第一编第一章:“舌尖,内应心。”

  • 八宝片子癀

    即片子癀,见该条。

  • 咽津丹

    经验方。见《耳鼻咽喉科学》(武汉医学院)。雄黄、皂角、明矾、胆矾各等分。为末,枣泥为丸,每丸重0.12克,每服一丸,含化,日二次。功能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消肿祛痰。治慢性咽炎,咽部有异物感者。

  • 目中昏

    病证名。谓于正午目视昏矇,“乃痰之所作也。在巳午时,真阳之气火胜,心胜肺,肺壅痰灾,时复浑浑而昏也”(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治宜涤痰为主,用局方辰砂化痰丸或局方玉壶丸加减。

  • 膹菀

    菀,古与“郁”音义相通。膹菀即膹郁。详膹郁条。

  • 冷利

    八利之一。小儿脾胃嫩弱,寒湿内侵或伤生冷,以致脾胃虚寒,运化失常。症见利下白色粘液,手足冰冷,渴喜饮热等。治宜温运脾阳。用附子理中汤等方加减。

  • 太阳阳明合病

    病名。指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受邪,起病即见两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又“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景岳全书·伤寒典

  • 横剑翳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横翳内障,详该条。

  • 见毒消

    见《江西草药》。为蛇葡萄之别名,详该条。

  • 足跟发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此症生于脚跟之上,由于涉水或远行伤筋或湿热流注所致。初起易忽视,先痒后疼,肿痛成脓,则终年不敛,脓水淋漓。治宜早期用艾灸,若不愈则用万灵膏、生肌散敷之。痒时用椒盐汤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