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卢复条。
指胎儿娩出。顾允若《妇科辑要》:“胞水已破,儿即堕地,谓之铺蓐。”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见该条。
病名。消渴的一种。又称膈消、消心。《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鬲消病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本病以大渴引饮为主症,或见小便甜。多因心肺火炽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白术一两,白芷、羌活各五钱,黄芩、滑石、牵牛子各一两半,大黄二两半。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百丸,临卧茶水送下。治眵多羞明,赤脉贯睛,大便秘结。
出《楚辞·王逸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有《黄帝素问入试秘宝》七卷,已佚。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