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酸味收敛,咸味润下,药性均是向里、向下,如山萸肉、五味、白芍、乌梅、牡蛎、龟板、芒硝、盐等药,皆属阴而没有升的趋向。
见得宜本草条。
见《本草纲目》。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刘翰条。
出《芷园臆草》。即柳枝,详该条。
证名。指胃火炽盛而出现的证候。《校注医醇賸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玉女煎主之。”《类证治裁·火症》:“治六腑火,胃火牙疼,颐肿,清胃散。”参见胃热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藏茄之别名,详该条。
同单方。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
【介绍】:见卞大亨条。
即泪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