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即健忘。详该条。
【介绍】:见马莳条。
全舌呈浑紫色。此舌可见于酒后伤寒,或伤寒用葱酒发汗致酒毒入心,或见于肠原性青紫症。前者宜清热透邪,兼解酒毒;后者宜温中理气,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见《伤寒舌鉴》)。
即通关丸,见该条。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10卷。卷1论
宋代医官职称。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丸,见该条。
病名。指痢疾因于寒客肠胃者。《时病论》卷三:“寒痢之证,实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