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的异体字。详针石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栀子一钱三分,石菖蒲、紫草茸各一钱二分,山豆根、犀角、黄连各一钱一分,羌活、木通、僵蚕、杏仁、韭子、牛蒡子各一钱,升麻、蝉蜕、薄荷各七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远服。治小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目偏视。详该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出《素问·五脏生成篇》。衃血,凝积的死血,指紫黑枯槁的颜色。喻心的真脏色。参见真脏色条。
【介绍】:见程玠条。
太阳经证之一。详太阳伤寒条。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圈疮。其形大小不一,二三相套,色红作痒。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