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蛾

石蛾

病名。为乳蛾之一种。小儿多患之,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柔弱,易为外邪所感,邪毒虽不盛,然常留滞咽喉,凝聚不散,肿而为蛾。《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胎生本原不足所致。”症见喉核一侧或两侧肿大,触之石硬,微疼或不疼。感邪则喉核红肿疼痛,身发寒热等。参见乳蛾条。相当于慢性扁桃体炎。本病患者宜注意饮食卫生,冷暖适度,减少受邪机会,使正气渐旺,以期病愈。若蛾大,常易发病,红肿疼痛或伴有心慌、发热、腰膝疼痛者,宜手术切除之,或用烙法烙之。参见乳蛾条。

猜你喜欢

  • 医中一得

    温病类著作。1卷。清·顾仪卿撰于1863年。此书为作者诊疗瘅疟、产后房劳与蓐劳之心得记录,附载与友人商榷瘅疟症之证治。谓瘅疟乃因暑热侵犯肺、胃、脾所致,临床上每见暑热夹湿之症,缠绵难愈。此书收入《三三

  • 罗络

    喻罗网状的络脉。指附着于脾之大络(大包穴)周围的络脉。《灵枢·经脉》:“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 阴阳之宅

    指肾。肾藏元阴与元阳,故称。参肾条。

  • 肺燥

    证候名。燥气伤肺所致。邪在卫分,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主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大。治宜轻宣润燥。凉燥主症: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

  • 土甘草豆

    见《药材学》。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 脾热

    泛指脾的各种热证。《素问·刺热篇》:“脾热病者鼻先赤。”又“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可由外感热邪深伏,或胃肠积热,或嗜酒,或过食肥甘燥热等所致

  • 上马

    推拿穴位名。即二人上马。见该条。

  • 红尖出血舌

    全舌红绛色,舌尖出血如溅。为热盛营血之候,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等治之(见《伤寒舌鉴》)。

  • 纹向外弯

    指纹弯向大指旁,主痰热(见《医宗金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 方技

    古代泛指有关医药的技术和知识。《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按四种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同书又记有“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分别记述了医经七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