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五官之一。又名目、银海。为肝之窍。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由目珠、眼睑、眼带、眼眶、目系等组成。具有明视万物的功能。《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眼视物功能的产生与维持,与全身脏腑经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故临床诊治眼疾,不能限于眼的局部,要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

猜你喜欢

  • 飞门

    出《难经·四十四难》。七冲门之一。指口唇。飞,古与扉通,扉即门扇。形容口唇的张合如门扇,饮食由此而入,故称。参见唇及七冲门条。

  • 汇刊经验方

    医方丛书。清·毛世洪等辑。由书商汇刻刊行。又有《汇刻经验良方》、《经验良方汇编》等名。主要包括《便易经验集》、《续刊经验集》、《叶氏(天士)经验方》、《张卿子经验方》、《几希录附方》、《敬信录经验方》

  • 养胃

    即清养胃阴。是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的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饥,大便燥结,口干咽燥,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等。用益胃汤,五汁饮等方。或选用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生地等药治疗。

  • 臭田螺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脚气疮。详该条。

  • 子户旁生肿块

    病证名。陆成一《女界须知》:“湿痰下流,子户旁生肿块,针破出白脓,即消无瘢,又但肿而不痛,知无热毒,用煅白螺蛳壳、南星、半夏、柴胡、甘草、曲糊为丸服。”

  • 白鸡儿

    见《草药手册》。为白及之别名,详该条。

  • 病证名。指经血妄行,即妇女的血崩病。由于阳盛阴虚,迫血妄行而成。《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参见血崩条。

  • 太乙天符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指既为天符、又为岁会之年,即司天之气、中运之气和岁支之气三者会合。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均属太乙天符年。

  • 足指发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敦疽。见该条。

  • 再经

    ①指太阳病不愈,传至另一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医宗金鉴》卷一:“再者,再传阳明经也。谓其邪已传经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