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乳发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虚不能纳气的气喘。多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
儿科著作。3卷。明·万宁撰于1567年。前二卷列述胎原、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兼证等,名病之后多附作者治案;末卷罗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疗方剂,多系家传效方。
见《湖南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卢和条。
【介绍】:见岐伯条。
固,指二便不通;泄,指二便不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介绍】:见万邦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