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癃闷

猜你喜欢

  • 急者缓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拘急强直之证如口噤项强、手足拘挛等,要使其舒展缓解。例如寒邪侵袭,筋脉拘急,须用温经散寒法以缓之;如因热邪侵袭,热盛动风手足抽搐,须用泻火熄风法。如因肝风内动而见抽搐,

  • 阳杀阴藏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杀,肃杀、收束;藏,封蛰、潜藏。阳气肃杀收束,阴气封蛰潜藏。即秋收冬藏的同义词。

  • 药物中毒

    病名。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

  • 水精

    指津液。包括水份及营养精微。《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开胸阴阳

    小儿推拿手法。出《小儿按摩经·婴童杂症》。即指胸部的分阴阳法。详分阴阳条。

  • 中药药理学

    书名。王筠默编。本书试用以现代药理学的方法整理中药学,所介绍的中药,以过去有药化及药理学研究报告者为限,而对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效但尚无实验研究的中药则均未列入,故本书虽提供了中药科研方面的某些参考资料,

  • 临证医案笔记

    书名。6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分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

  • 姹女

    ①气功隐语,指肾精。②炼丹术语。指水银。《周易参同契》:“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而飞,不见埃尘。”

  • 小儿心痛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上腹胃脘部的疼痛。吮乳口气冷者,为冷心痛,治宜温经利气为主,参见小儿心腹痛条;吮乳口气热者,为热痛,用金铃子散。亦可针刺内关、灸膻中。

  • 时行嗽

    病名。亦名虾蟆瘟。指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咳嗽。以相互感染,流行一地为特点。《证治要诀·咳嗽》:“时行嗽,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二日即轻。记壬午秋,满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