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饮呕吐

痰饮呕吐

病证名。指呕吐因寒饮、热痰留滞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痰饮呕吐之症,呕而肠鸣,漉漉有声,眼黑眩晕,时时恶心。”多因脾虚不运,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遇寒则凝塞而致。寒饮所致者,舌苔薄腻,脉沉迟,宜用桂苓半夏汤茯苓半夏汤二陈汤来复丹;热痰所致者,舌苔黄腻,脉滑数,宜用栀连二陈汤等方。参见呕吐、痰呕等条。

猜你喜欢

  • 腮喉痈

    病名。又叫兜腮痈。《喉科指掌》卷五:“此症生于腮下,其名悬痈。因郁积寒气而发。”

  • 汛期

    见《赤水玄珠》。指经期。

  • 水鹅掌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免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 君主之官

    君主,是古代国家元首的一种称呼。由于心主神明,主血脉,在脏腑中居最重要的位置,故以君主之官一词喻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张景岳注:“心为一身之君主,……脏腑百骸,惟所

  • 医学切要

    书名。1卷。《医学切要全集》的一种。清·王锡錱撰于1847年。本书以歌诀形式为主,内有经络脉诀、药性弹词、看病歌诀、汤头诸歌。并辑录张介宾的“新方八略”,程国彭的“医门八法”。为中医入门读物。

  • 金盆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 孙慎元

    【介绍】:见孙德润条。

  • 四叶苹

    见《天宝本草》。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黑木耳

    见《太平圣惠方》。即木耳,详该条。

  • 十椎

    指第十胸椎。《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王冰注:“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恐是七椎也。”后人多释为七椎至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