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余景和条。
病证名。《证治汇补》卷一:“不恶寒但恶热而渐厥者,为膀胱中暍证。……中暍宜泻火益元。”参见暑病、中暑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病名。又称消中、痟中、消脾。《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本病以善饥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症候,或见小便甜,或因脾胃燥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滋阴润燥。用白虎汤、抽薪
医经类著作。李今庸主编。作者精选《内经》中62篇学术及实践价值较大而又相重复的经文333段,归纳为成人与自然、养生、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机、病证、诊法、论治、针灸、运气及医学教育等十二大类予以校勘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即承浆。见该条。
即阴痒。详该条。
见《中国针灸学》。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参手足小指穴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曲差。见该条。
出《卫生杂兴》。即芭蕉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