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理气

猜你喜欢

  • 野苦荬

    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 槌骨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 足三阳经

    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其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项背及下肢抵达足部。《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 上龈里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叭哒杏仁

    见《要药分剂》。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 皂角针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 太剌

    出《针灸甲乙经》注。即大泻刺,见该条。

  • 地骨

    见《新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 相生

    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来说明脏腑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木)生筋,筋生心(火),

  • 千里及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