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村草堂医案
见张千里医案条。
见张千里医案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作劳瘵。详该条。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见《外科十三方考》。白砒1.5克,雄黄3克。为细末,取好皮纸一张,将药末撒纸上,摺为十数折,以木槌在纸上捶之,约千余下,使药吸入纸层,至转黄色时为度,外贴患处。治杨梅疮毒肿。
见《岭南草药志》。为小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郁证之一,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因风邪侵袭,郁而不散所致。症见头痛目胀,项背拘急,鼻塞身重,皮膜顽麻,瘾疹瘙痒,或恶寒壮热。《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风邪袭人而郁,头痛目胀,鼻塞声重者是。”治宜疏散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属缺乳范畴。参见该条。
【介绍】:见第五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