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黄柏(酒炒)四两,山药(酒蒸)、牛膝(酒洗)各三两,人参、姜杜仲、巴戟天、五味子、枸杞子(酒洗)、茯苓、茴香(盐炒)、酒肉苁蓉、酒山茱萸、远志(甘草水煮)、菖蒲、熟地黄
见《山东中药》。即昆布,详该条。
即分娩。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小儿科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小儿用药本草》二卷,《疗小儿杂方》十七卷,均佚。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指经血下陷、漏血不止的病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参见崩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