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猴姜

猜你喜欢

  • 土香草

    见《泉州本草》。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肝火耳聋

    耳聋的一种。指肝火上扰所致的耳聋。《医学六要·耳》:“肝火,左脉弦急而数,属肝火。其人必多怒,耳鸣或聋。”治宜平肝降火。选用龙胆泻肝汤、聪耳芦荟丸等方。参见耳聋条。

  • 缠喉闭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缠喉风。见该条。

  • 会额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 栗毛壳

    出《新修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 槐豆

    ①见《救荒本草》。为望江南子之别名。②见《本草原始》。即槐角。各详该条。

  • 暖针

    指针刺前,将针置于机体近处暖热后再予针刺。《针灸聚英》引《素问遗篇注》:“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又曰著身温之。”意同口温,今已废用。

  • 颊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颊车痈、金腮疮。指痈生于耳下颊车穴处者。由阳明经积热而发。初起如粟,色红,渐大如豆、如石榴、焮热疼痛。治宜清热解毒,内服犀角升麻汤。若失治。易成漏,经久难愈。

  • 佗脊

    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即夹脊穴,见该条。

  • 眉心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眉心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