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凤林寺女科秘传》。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九曲中府:在旁廷(疰市),下三寸,刺入五分,灸三十壮,主恶风邪气遁尸,内有瘀血。”位于腋中线上,当第七肋间直下3寸处。主治胸胁疼痛,腹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
舌苔老黄而中有黑刺。乃脏腑热极之候。杂病为实热里结;外感为邪已传里、邪毒内陷已深。宜白虎汤、大承气汤,交替间服至苔刺退净。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宽筋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即脾冷涎多。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虫夏草之简称,详该条。
即横刺,见该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