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又名《海上名方》、《海上仙方》、《孙真人海上方》。托名唐·孙思邈撰(据《郑堂读书记》记载,当为宋·钱竽撰)。1卷。书中列120余种常见病证的单验方,每方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现有《珍本医书集
见幼科证治准绳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知母、石膏。水煎服。治腋痛属燥火伤肺气者。若胃火上冲,加葛根;肝火旺,加柴胡、黄芩。
六涎之一。指寒邪热毒损伤脏腑,其气结涩凝滞而成。因涎与滞气相交,多发为疼痛。
出《灵枢·胀论》。与胃相通的五个出入口:咽门、贲门、幽门、阑门及魄门。《类经》十六卷:“胃之五窍,为闾里门户者,非言胃有五窍,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肠、大肠、皆属于胃,故曰闾里门户。如咽门、贲门、幽门、
古病名。见《圣济总录·骨蒸传尸门》。又名传尸、劳瘵、尸注、殗殜、复连、骨蒸等。系一种相互传染而广泛流行的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结核病。《证治要诀·虚损门》:“传尸劳,骨肉相传,甚至灭门。此其五脏中皆有劳
【介绍】:见陈邦贤条。
儿科著作。元·曾世荣撰。20卷。刊于1294年。书中对儿科理论申述了作者的见解,故称之为“口议”。卷1~3议明至理25篇,总论儿科的生理、病理及对某些儿科著作的评论;卷4~5议初生牙儿证候26篇;卷6
见《本草纲目》。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蓝实,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