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挛

猜你喜欢

  • 光剥舌

    舌苔突然消失,如剥脱样的舌象。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辨舌指南》:

  • 水癖

    病名。指因水气结聚而成的癖病。《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水癖由水浆不消,水气结聚而成癖,在于两胁之侧,转动便痛,不耐风寒,不欲食而短气是也。”又称支饮。《儒门事亲·内积形》:“积水转甚,流于两胁,世

  • 阴湿鼓胀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阴湿鼓胀,寒湿留着中焦,清阳不布,满腹坚胀,面黄,不渴,不食,脉沉迟,宜通阳汤。”参见鼓胀条。

  • 宣白

    即宣肺。详该条。

  • 污血胁痛

    病证名。污血即瘀血。指瘀血凝滞胁下所致的胁痛。《金匮翼》卷六:“污血胁痛者,凡跌扑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其症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其人喘逆。”《赤水玄珠》卷五:“跌蹼损伤,瘀血停积胁内,

  • 白肉

    在掌(或跖)与指(或趾)腹(阴)面的肉,与其背(阳)面的肉相对而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

  • 白竻根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 养营承气汤

    即承气养营汤,见该条。

  • 出《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下行的叫做串。串药多泻。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用黑牵牛末为丸,陈皮、生姜煎汤送下。

  • 地阁骨伤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下颌骨骨折。因跌扑碰撞所伤,腮唇肿痛,下颌骨振动虚浮,进食困难;重者闭目神昏,心悸神乱,气弱体软。治宜手法整复,外贴万灵膏,用布兜缚顶上;内服大活络丹,齿伤者可搽固齿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