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详该条。
证名。①指神昏不省人事,或神识迷糊的症象。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又名神昏。多由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可见于伤寒、温病及中风、厥证、癫痫等多种疾病。不论外感、内伤,凡见此证,均属重症。治应审因论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科直言条。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以针刺治疟,故名。内容包括六经疟、五脏疟、胃疟等十二种疟疾的症状和刺法,并说明在针刺前,应注意明确诊断和辨证,针刺应按经取穴,并应在未发作前施治,指出对正气虚弱的病人,则宜药不宜
书名。4卷。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为医学门径书的一种。但内
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淋闭》。又称小便不禁,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