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清肃肺气

猜你喜欢

  • 三伏

    ①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②指第三伏,即末伏。

  • 陆仲安

    【生卒】:1882~1949【介绍】:北京市人。精内科,先后执业于北京、上海等地。曾任上海神州医学总会常务委员、上海中西疗养院董事。善用黄芪,有“陆黄芪”之称。孙中山先生患病,曾延其诊治,亦敬佩其学识

  • 顾世澄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一名澄,字练江。安徽芜湖人。出身世医之家,迁居扬州,在扬州业医四十余年,闻名于当地,尤以长于疡科著称。曾汇集前代有关治方,并录其先祖宁华、父青岩家藏秘方,辑成《疡

  • 睑废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视目内如常,自觉亦无恙,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尝见患者,一行一动,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视。”为上胞下垂之重症。详上胞下垂条。

  • 黄连参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 后重

    ①古病名。即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详大瘕泄条。②证名。指腹痛急迫,肛门重坠不适。《医宗必读·痢疾》:“邪迫而后重者,至圊稍减,未几复甚,芍药汤;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以

  • 外眦

    出《灵枢·癫狂》。亦名锐眦、小眦、眼梢头、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目锐眦、小眦。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即外眼角(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部)。是足少阳经的起点,有童子髎穴。《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

  • 绞蛆爬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 十椎

    指第十胸椎。《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王冰注:“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恐是七椎也。”后人多释为七椎至阳穴。

  • 心主汗

    汗为五液之一,属心。《灵枢·九针论》:“心主汗,……此五液所出也。”汗与血是同源异流。临床上许多汗症与心有关,如心阴虚,心火内扰,出现盗汗;心阳虚,卫阳不固,出现自汗;心气热也可见汗出;发汗太过,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