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清咽汤

清咽汤

①《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升麻玄参射干连翘栀子黄芩石膏当归尾、麦门冬生地黄薄荷大黄金银花甘草节。水煎服。治疹后热毒上冲,喉哑疼痛,饮水不止。②《疫喉浅论》卷下方。荆芥穗、防风(微寒略用,有汗勿用)、桔梗杏仁、薄荷、生甘草、枳壳、鲜浮萍牛蒡子前胡(酌用)、僵蚕橄榄。水煎服,取汗。治疫喉初起,寒热咳嗽咽喉肿痛,已破未破者。如痰多呕吐者,去甘草,加橘红(盐水炒)、郁金;汗多者,去浮萍、防风、前胡。

猜你喜欢

  • 四物加黄芪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黄芪、肉桂、炮姜、炒芍药各一两,炙甘草、当归各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三日次。治寒冷腹痛。

  • 延寿果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 脾虚秘

    病证名。指大便秘结由于脾虚而致者。《医学原理》卷五:“脾病不能克化水谷,是以不思饮食,水谷外入既少,则内便溺亦无,况又胃气不生,脾血不濡,大肠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见,或涩而不行。夫弦乃肝脉,缓属

  • 脊椎法

    计算脊各椎骨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 严洁

    【介绍】:见洪炜条。

  • 靳邵

    【介绍】:晋代医生。一作靳邵。精于经方本草,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

  • 正奉上太医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参见太医院条。

  •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书名。二卷。清·王宗显辑。约成书于1644年。上卷记述单味药药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证介绍方剂,并附救急方数则。

  • 头角

    人体部位名。亦称额角。指前发际在左、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

  • 阴阳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表现在生理上,阳生于阴,阴生于阳的互根,机能与物质的转换;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