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气厥论》。指鼻涕浓稠秽浊,多因肺热或胆热所致,常见于鼻渊等病。
【介绍】:见周学海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覆盆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五。详见干血痨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即继病,详该条。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病轻而症状较多,可主症、兼症并治;或标病、本病同时夹杂,可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寒热互用。
【介绍】:宋代医生。字明远。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精通医术。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日间安静,夜间时有啼哭不安,持续不停,至天明又转安静。《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热……”。如见夜啼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小肠。参见黄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