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生于胃俞、肾俞之疽。证治同发背。
排脓托毒之简称。详内托条。
病名。疫疠之一。又名核瘟。为一种烈性传染病。见《鼠疫扶微·病情篇》。多因感触病鼠秽气,疫毒侵入血分所致。《鼠疫约编》:“何谓鼠疫,疫将作而鼠先毙,人触其气,遂成为疫。”证见发病急骤,寒战发热,头痛面赤
【介绍】:见陶弘景条。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三种。分述审脉、辨药及治法。后附尤乘的《寿世青编》。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介绍】:见李仲元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产后泄泻。详该条。
【介绍】:见王协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