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见《江西草药》。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指下颌骨体。
病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即伤风,称为小者,别于伤寒之中风也。”参见伤风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白茅根,详该条。
①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土大黄之别名。②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景天三七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清末外科医生。佚名,因擅刀圭术,故称。四川叙永人。生活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能行剖肠、断腕术。每有刳割,先洒喷药水,再施刀圭,使病者免除痛苦。
病证名。指水肿病属虚者。见《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多因平日身心操劳,或酒色过度,日积月累,病起于渐。《医宗必读·水肿胀满》以阴证多寒,寒证多虚。先肿于外而后胀于里者为虚;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为虚;
【介绍】:见刘吉人条。
书名。清·黄元御撰注。13卷。成书于1755年。本书将《素问》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