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正续集
见汤头歌诀续集条。
见汤头歌诀续集条。
出《素问·五脏别论》。即胞宫。详该条。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带下黄候。指阴道内流出淡黄色、稠粘的液体,甚则色浓如茶汁,或有臭秽气味。多因体内湿邪过盛,湿郁化热,伤及任、带二脉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易黄汤。
见吴梅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阴痒。详阴痒条。
即化燥。见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
见《江西中药》。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指滋润肺脏的阴液。肺受脾气上输的水谷精气所滋养,又受肾水的濡润,合称肺阴,它与肺气相互为用。如邪热燥气犯肺,或肺脏内伤,久则可以损耗肺阴,使肺失其滋润,出现干咳、痰血、潮热、盗汗等症状。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感受风温之邪所致的痉证《解儿难》:“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如伴有神昏谵语者,兼用芳香开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介绍】:见王之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