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羊毛瘟证论条。
五善之一。声音响亮,肌肤滑泽,大便如常者为肺善(见《外科正宗》)。
见《重庆草药》。为玉米轴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一名《华佗外科十法》,1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此书将外科治疗归纳为内消、艾灸、神火照、刀针砭石、围药、开口除脓、收口、服药、五善七恶救援、将息等10种治法,兼述外科证治及经验用药,列证7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听会,见该条。
①五液之一。与涎合称涎唾或唾液。唾为肾液。《素问·宣明五气》:“肾为唾”。肾经有一络脉,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穴。肾虚水泛而多唾,唾液清冷;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唾少咽干,口中感腥咸异味。②同吐。《素问·
指伤寒经证因误治而邪入本腑。例如太阳经发汗不解,误用利水药而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此邪入膀胱,是为犯本。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阳胆经,见该条。
病症名。即打扑内伤。详内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