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藤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称。泛指咽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咯伤,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灌溉中岳法。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香加皮。详该条。
指“厥阴”的涵义及其阴尽阳生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指太阴、少阴,厥阴在太阴、少阴之后,太、少二阴交尽,阴气已极,阳气得生,故称厥阴。《素问直解》:“由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儒门事亲》。小儿啼哭,弥日不休,而面容惨淡,声气哽塞,双目泫然者。《证治准绳·幼科》:“悲哭者,肺之声,泪者,肝之液。”因儿情志有所挫伤,或乳母怒火遗热于肝,肝火犯肺,故令悲哭而声泪俱下。
【介绍】:见凌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