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赤丝乱脉证。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杨梅疮。见该条。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茯神、远志、石菖蒲、生地黄各等分。水煎服。治心经虚热。
古刺法名。《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邪。”指对五类病邪分别用不同针具予以针刺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太素》名五邪刺。五邪为痛邪(疮疡)、大邪(病邪实盛)、小邪(正气亏虚)、热邪及寒邪。此“五者之病,皆
见证治准绳条。
【介绍】:见卢之颐条。
【介绍】:见王纶条。
《类证活人书》卷四方。熟地黄五两,山萸肉、山药各三两,茯苓、泽泻、牡丹皮、芍药、地骨皮、龟板各二两,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牛膝、杜仲各一两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至五钱,早空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