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痛

气痛

病证名。指气滞三焦所致的疼痛。出《灵枢·五色》。《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气痛,三焦内外俱有病也。人身之气,周流不息,本无停止,多因七情六气,饮食劳役所郁,以致凝滞上焦,则为心胸痞痛,宜枳橘汤清膈苍莎丸;凝滞中焦,则为腹胁刺痛,宜木香破气散撞气阿魏丸;凝滞下焦,则为疝瘕腰痛,宜四磨汤木香槟榔丸;凝滞于内,则为癖积疼痛,宜化积丸三棱散;凝滞于外,则为遍身刺痛,或浮肿,或胀,宜流气饮子木香流气饮。”参见气病条。

猜你喜欢

  • 酒积五更泄泻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泄泻论》。指饮酒过多,损伤脾胃,酿成湿热所致的晨泄。其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泄下黄沫,小便赤色或如米泔,脉洪数或弦数。治宜清化湿热,用平胃四苓散加葛根、黄柏,或家秘川连枳壳汤。参

  • 通心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自消容之别名,详该条。

  • 伸法

    推拿方法。是帮助活动功能障碍的关节进行伸展的一种方法。本法可活血舒筋,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促使错位的软组织复位。《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引《养生方》导引法:“正卧,叠两手著背下,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

  • 躬尾势

    即工尾势。详该条。

  • 风头眩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

  • 巅顶痛

    证名。顶巅痛的别称。《医林绳墨·头痛》:“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锐眥,上额交巅,令人头痛,则曰巅顶痛。”详顶巅痛条。

  • 盘肠产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盘肠生。详该条。

  • 养肾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全蝎半两,天麻三钱,制苍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生,去皮脐)各二钱。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若久病脚气缓弱,每服一字,空腹豆淋酒送下;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调下。治肾

  • 汤火伤

    病名。即被滚水、热油所烫或火烧灼肢体致伤。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四。详烧伤条。

  • 惊天雷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