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熊宗立条。
证名。指心悸、怔忡。详心悸、怔忡条。
【介绍】:见吕应钟条。
病证名。即经间期出血。详该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徐长卿之别名,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证名。又称肛头痒痛。《杂病源流犀烛·脱肛源流》:“肛门痒痛,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流注于肛门,则作痒。宜秦艽羌活汤。甚或生虫,其痒难当,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萹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红炉点雪》卷二:“金为火烁而损,由是而声嗄、声嘶见焉。”即音嘶。详该条。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