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中府。见该条。
①胃中实热之邪炽盛。胃火上炎,则烦渴引饮、口臭口烂、齿痛龈肿。参见胃热条。②温热病热结胃肠,则高热便秘、腹痛,甚则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治宜通腑泄热。
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儒门事亲》卷五。即子喑。详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生平欠详。著有《小儿形证方》2卷。
经穴名,代号SJ1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肩峰突起之后下方,约肩髃穴后1寸凹陷处。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1~1.5寸。艾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即瞳神。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因见他人目时,其人瞳孔中见己之影如小童样,故称。详瞳神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