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橡村痘诀

猜你喜欢

  • 脱阴

    《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肝肾阴精过度损耗,可致视力严重减弱或丧失。可见于急性热病后期,慢性发热,虚损及产后体弱等。

  • ①呃逆之古称。《灵枢·杂病》:“哕,以草刺鼻,嚏而已。”《证治准绳·杂病》:“呃逆即《内经》所谓哕也。”参见呃逆条。②指干呕。《此事难知·呕吐哕胃所主各有治平》:“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医

  • 正营

    经穴名。代号:GB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头顶部,当瞳孔直上入发际2.5寸处;或于头临泣后2寸取穴。另说在入发际2.5寸(《千金翼方》);“目窗后一寸五分”,即入发

  • 上实下虚

    ①又称上盛下虚。由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一方面出现腰膝痰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上实下虚,切而从之。”②邪气

  • 保产要旨

    产科著作。4卷。清·许廷哲撰。刊于1806年。作者汇集前贤产科医论,参以己见,编成此书,全书以胎产、保婴为重点内容。卷一介绍流产的防护及妊娠诸疾的证治;卷二分述临产忌宜及产程诸变的救治;卷三为产后诸种

  • 纳甲法

    见纳干法条。

  • 杨梅痘子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 三棱草根

    见《中药志》。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 肩内髃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胸壁外上方,中府穴外侧0.5寸处。主治肩壁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肩背痛

    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肩背部筋脉、肌肉作痛。多因风湿或内伤脏腑、气血所致。《张氏医通·肩背痛》:“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不行也,以风药散之,通气防风汤;若面白脱色、短气者勿服,宜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