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七叶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又名印堂疔、眉心疽、面风毒、印堂疽。生于两眉中心印堂穴。色黑木痛、麻痒太过,根硬如铁钉之状,寒热并作,治法见疔疮;若毒初色暗根平,肿硬疼痛,无脓黑陷者同疽,治同百会疽。
证名。指小腹胀满。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亦称小腹满。详小腹满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胁部者,证治见疔疮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又名老鼠钻、游走血脾痈。指生于背胁之疽。多因积愤郁火而发。初起漫肿无头,皮色如常,先发一处,后邻近增至二、三处,溃后多互相串通,渐溃透红色,疼痛牵引背之两侧。治宜顺气清热
病证名。睥,即眼睑。《证治准绳·杂病》:“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乃气伤之病,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非纯风也。若有湿烂及头风病者,方是风邪之故。久而不治,为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