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暴蹷

暴蹷

病证名。即暴厥。《史记·扁鹊仑公列传》:“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积蓄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参见暴厥、厥证条。

猜你喜欢

  • 死阴

    指五脏相剋而传,导致经气绝。如心属火,肺属金,心病传肺,为火剋金,金被火消亡。《素问·阴阳别论》:“心之肺,谓之死阴。”张志聪注:“五脏相克而传谓之死阴。”

  • 胎瘖

    病名。见《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即子瘄。详该条。

  • 丙辛化水

    运气术语。指凡逢丙辛为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 成安大夫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始置于政和年间,官阶从六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称者。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①头发。又名血余。为肾之外华。发的生长状态,是肾气盛衰的反映。《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气实,发长齿更。”“……肾气衰,发堕齿槁。”②病证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泛指面积较大,证情较重之体表痈

  • 助阳活血汤

    见《东垣试效方》卷五。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 封腰

    推拿方法名。用两手拇指和中指端分别在两侧腰三角处,徐徐用力按压。常用于急、慢性腰痛等症。

  • 秦王九疸散

    《千金翼方》卷十八方。又名九疸秦王散栀子仁(治胃疸,食多喜饮,量增半)、茜草根(治心疸,心中烦热,量增半)、葶苈子(治肾疸,唇干,量增半)、栝蒌(治脾疸,尿少而赤,量增半)、川椒、瓜蒂(治膏疸,饮少尿

  • 呕胆

    病名。指呕吐苦水。《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详呕苦条。

  • 陈藏器

    【生卒】:八世纪【介绍】:唐代本草学家。四明(今浙江省鄞县)人。他鉴于《新修本草》以及前代的本草书籍遗漏药物很多,为把遗漏的药物汇集成册,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用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