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雷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详附骨疽。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包括产后子宫脱出、产后子宫不收。产后下物如钵。多因宿有虚冷,产时用力过度,其气下冲所致。症见子宫脱出或伴有阴道壁下垂等。治法参见子宫脱垂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
解剖学名称。指咽喉。《灵枢·经脉篇》:“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之气,下络喉嗌。”参见咽喉、嗌、咽等条。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①人体部位名。指大腿前方肌肉。相当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髀关,抵伏兔。”②经穴名。代号:ST32。出《灵枢·经脉》。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