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食瘥的俗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心瘥、食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医垒元戎》方。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蒸)各一两,栀子、黄芩各半两。为粗末,水煎服。治妊娠伤寒汗下后,不得眠者。
出《灵枢·邪客》。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出《增订伪药条辨》。为珍珠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京师(北京)人。世医出身,生活于十六世纪。初任职于御药房,嘉靖元年(1522年)任御医,后任太医院院使,因得明世宗赏识,升官至通政史、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并曾主管太医院。1547年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腊梅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密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