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备急灸法》。见足两踝条。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睥虚如球。详该条。
即足位分娩。旧时传说产妇分娩时如儿足先下,以盐半分涂儿足心,则其足自收,故名。此说不确,现已废用。详倒产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①指病在上腭。多由心脾有热,或风热过甚,致上腭肿起。形如梅子,外无寒热,内时作烦。《医宗金鉴》卷六十六:“重腭生于口上腭,时觉心烦梅子形。”治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可选用
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为牡丹皮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发颐。见该条。
解剖部位名。即肩锁关节。
①经穴名。代号ST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乳头中央,不针灸,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②乳,《脉经》作产字解释。《辑义》:“乳中盖在草蓐之谓。”亦即产后。③泛指哺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