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截疟

截疟

①治疟疾方法之一。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使用内服药(如常山槟榔草果、姜半夏煎剂)或针刺(大椎后溪间使等穴)等方法,以制止疟疾的发作。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疟无问远近,正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屈,从乳向下灸度头随年壮。男左女右。”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奇穴,名截疟。位于乳头直下4寸。主治疟疾,胸胁串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面肿

    指面部作肿。与面浮属虚者相对而言。《素问·平人气象论》:“面肿曰风。”多因食后冒风,或风热相搏,上攻头面所致。治疗以祛邪为主。《医学入门》卷五:“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能食者风虚,面麻木,牙关急搐,升麻

  • 海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海带之别名,详该条。

  • 拒霜叶

    见《世医得效方》。为木芙蓉叶之别名,详该条。

  • 黄金石

    见《本草纲目》。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 油捻子

    见《卫济宝书》卷上:“当决之,决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去,可以尽毒。”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见捻子条。

  • 十补汤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 齿蠹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 束胎

    见《女科指掌》。指紧束胎儿,令子易生。《胎产护生篇》:“治妊妇七、八个月,恐胎气展大难产,用此扶助母气,紧束儿胎。”《女科指掌》:“束胎者,谓约束其胎,而不能纵横,使易产也,古方束胎丸(白术、云苓、黄

  • 藏象

    即脏象。详该条。

  • 盛寅

    【生卒】:1375~1441【介绍】:明代医生。字启东。江苏苏州人。为名医戴原礼再传弟子。因给宫廷和皇家人员治病,受到明成祖赏识,授任太医院御医,并曾掌管太医院事,于1436年(正统元年)返乡。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