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五陷之一。清·周冠《痘疹精详》:“痘出稠密,晕红紫而顶陷下者,紫陷也。”由血热炽盛所致。其症必气粗,身热,口渴,烦躁不安。治宜凉血解毒,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在四肢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在躯干有脏腑俞、募穴以及各经的交会穴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穴位。参见各该条。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内经》诊候痈疽生于体表,内连五脏的五个重要部位。《灵枢·寒热病》:“五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藏之腧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一。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介绍】:见汪淇条。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