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幼科释谜》。临床表现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宜三黄丸,清泻积热。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下发背,见该条。
①病名。又名喉疖。《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证生于鸠之中,初起如梅核,在喉膈之间,吐不出咽不下,至三日渐上喉节之间,名曰喉节。”治疗须用针刺破,然后以胆硝丹吹入喉中,再内服雄黄化毒丸。②解剖部位名,俗
【介绍】:见李珣条。
雍容自得。《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
见《救荒本草》。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证名。指突然发作的心痛。可由脏腑虚弱,冷、热、风邪等侵袭手少阴经所致。《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