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带脉病

带脉病

证名。指带脉不和出现的病症。《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脉经》卷二:“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杂病源流犀烛·带脉病源流》:“中分不运,必病腹满阴阳两虚,中分弱而不能镇定,必病腰溶溶如坐水中。心脾上郁,肝肾下虚,邪热留连而为滞淫,必病赤白带。阳不能胜,不能固守于天枢阴气得以袭之,必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邪客太阴之络,必病腰痛引小腹腔,不可以养息。此皆带脉所生病也。”

猜你喜欢

  • 宋会之

    【介绍】:元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善治水蛊症,常用干丝瓜、巴豆为丸。

  • 手针疗法

    针刺手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用短毫针在选定的部位上,快速进针,但不可刺伤骨膜,给予中强刺激后,留针5~15分钟,并可加用电针。本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疾患的治疗,如关节扭伤,风湿

  • 虚热痉

    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即本脏自病痉。详该条。

  • 痞热

    病证名。小儿食积成痞而致发热者。《幼科指南》:“痞热者,由饮食不清,伏结于内,致成痞块,以生内热,熏灼于外。”宜以消积清热为治。

  • 九层塔

    ①见《福建中草药》,为兰香草之别名。②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罗勒之别名。各详该条。

  • 蛇壳

    见《本草纲目》。即蛇蜕,详该条。

  •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书名。1卷。清·胡澍撰。刊于1880年。书中将《素问》中难解的字、句、文义摘出三十条,通过考据训诂,加以释义,纠正了全元起、王冰注释的一些错误。可供校勘《素问》的参考。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生脉补精汤

    《类证治裁》卷一方。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当归、鹿茸。水煎服。治虚中,即猝中昏愦,属房劳精脱者。

  • 医林指月

    丛书名。清·王琦辑。刊于1767年。共辑集宋、元、明、清时医著十二种(另附一种)。计有《医学真传》、《质疑录》、《医家心法》、《易氏医案》、《芷园臆草存案》、《伤寒金镜录》、《痎疟论疏》(附《痎疟疏方

  • 靛沫花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