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莙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白茅根,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详该条。
病证名。见《诊余集·黄疸》。其症“忽然呕吐,发热,遍体疼痛,热退则面目俱黄,此宜从疏肝理气,利湿健脾自愈,又不可用温热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系心经实火所致。《审视瑶函》:“此症大眥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参见漏睛疮条。
同气营两清。详该条。
病名。痃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详痃条。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马莳注:“手阳明大肠经之本,在肘骨中曲池穴,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于钳上,疑是胃经头维穴。”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