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儿风毒,详该条。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见《云南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正骨法。适用于肩关节脱臼的整复。《伤科汇纂》卷六:“令患人安坐于凳上,医者侧立其旁,一足亦踏于凳上,以膝顶于胁肋之上,两手将患肩之臂膊擒住,往外拉之,以膝往里顶之,骤然用力,一拉一顶,则入臼矣。”
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气滞、寒凝,以致血瘀内阻冲任,经血不能按时下达胞宫所致。气滞血瘀者,症见经期错后,经量涩少,血色紫黯,血块较多,小腹胀痛,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过期饮;寒凝血瘀者,症见小腹冷痛,
即膜原。《灵枢·岁露论》:“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详膜原条。
出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赤芍药,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脏部、上部、下部三部。《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为三部。”②身体上、中、下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