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腹痛满

小腹痛满

证名,指脐腹部胀满疼痛。《张氏医通·腹痛》:“小腹痛满有三,皆为内有留著,非虚气也。”常由燥结大肠热结膀胱下焦蓄血所致。如症见便秘小腹按之坚满,绕脐攻痛,小便黄赤,脉数实有力者,为肠腑邪实,宜大承气汤。若因津血枯而结者,麻仁丸通幽汤蜜煎导猪胆汁导等可选用。如溺闭不通,腹满按之不坚,弹之有声激指,烦渴引饮,脉数盛有力者,为热结膀胱,宜五苓散猪苓汤等方。如症兼善忘如狂,或渴而漱水不饮,腹满,小便清利者,为血结膀胱,宜代抵当丸。若邪据下焦,真阳虚衰,可减硝黄倍桂加附子。若因房劳强力忍精,致少阴与任督受伤,血结阴分者,症见小便数,胀满如淋,宜生料济生肾气丸,红酒煎服。参见小腹痛小腹结痛等条。

猜你喜欢

  • 戾(lì 利)

    戾气的简称。详该条。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3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1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

  •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书名。二卷。清·王宗显辑。约成书于1644年。上卷记述单味药药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证介绍方剂,并附救急方数则。

  • 喇嘛穴

    经外奇穴名。见《北京中医》。位于天宗与腋后皱襞尽头的连线上,距天宗1.5寸处。主治咽喉炎。直刺0.5~0.8寸。

  • 桑椹膏

    即文武膏,见该条。

  • 苍耳子散

    见《济生方》卷五。即苍耳散,见该条。

  • 胎前吞酸

    病证名。亦名妊娠吐酸。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吞酸多因脾虚肝旺,伤于饮食,不得传化。有寒热之分:寒者,由脾胃不和,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致,宜温养脾胃,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热者,由于肝气郁滞,

  • 六腑以通为用

    《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指出了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举凡胃的腐熟水谷、主降浊,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泻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调水道等,都是传而不藏的。要

  • 太医院提点

    金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最高官员,主管该院各种行政事务及宫廷医药大事。官阶正五品。

  • 相火

    出《素问·天元纪大论》。与君火相对而言。《格致余论》:“……君以位而言……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一般认为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而